英国出手了!
英国外交部和财政部 15 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新一轮限制措施,新的制裁名单包括 90 个个人和法人实体,其中包括俄罗斯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英方称,这是对俄罗斯实施的 " 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制裁还包含了中国、新加坡、泰国、土耳其及阿联酋等地的个人和公司,涉及金融、能源及技术等战略领域。有 11 家中国实体在制裁名单中。英国 *** 的理由是:这些实体支持俄罗斯能源实体、向俄军事工业提供关键物项。
对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表示,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中方绝不接受任何甩锅推责,坚决反对任何诬蔑抹黑。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径中方都将坚决回击。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内容截图
欧洲掺和进来,是 " 机会主义 " 的反复横跳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针对俄罗斯顺道带上他国的单一事件,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一个迹象: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各国似乎是对中国出手了!
10 月 7 日,欧盟宣布要从明年开始对配额外进口钢铁加征 50% 关税。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实际上是冲着中国来的。
10 月 12 日,闻泰科技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因荷兰 *** 的指令,自 9 月 30 日起,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被冻结,期限为一年。荷兰 *** 突然 " 动手 ",直接剥夺了中方的实际控制权。
另外,欧盟还在酝酿另一场阴谋,想打着 " 经济安全 " 的旗号,对中企进行巧取豪夺。据彭博 . 社最新报道,欧盟正在考虑要求中国企业如在欧盟本地经营,需向欧洲公司 *** 技术。此举可视为欧盟希望用 " 强制技术 *** " 的手段对中国投资施压。

AI 生成图片
在中美贸易博弈白热化的当口,欧洲为何突然掺和进来?其看似 " 跟风 " 的背后,实则是欧洲自身经济焦虑、对美安全依附与战略自主困境交织下的必然选择。
一是对本土产业的焦虑。欧洲曾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基石,但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危机。近年来,欧洲经济深陷增长乏力的泥潭,能源转型滞后推高了工业成本。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新能源、半导体、钢铁等关键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让欧洲传统优势产业倍感压力。而中美博弈的氛围似乎让欧洲看到了某种 " 机会 ",这种 " 对抗氛围 " 恰好为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天然掩护,既能打压中国这个竞争对手,又能避免单独行动太过显眼,于是乎就出现了 " 钢铁税 "、" 摘果子 " 这些昏招。
但这种急于 " 破局 " 的操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比如 " 钢铁税 ",就打到了英国和欧盟其他密切贸易伙伴。要知道,在脱欧后英国每年出口到欧盟的钢铁占其总出口的 78%。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钢铁行业集体哀号,称这一举措可能导致该行业面临 " 有史以来更大的危机 "。另一边,荷兰 *** 对中资企业正当利益的侵犯,不仅让其国际形象受损,也让他国投资商对其营商环境产生担忧。
二是对美国的言听计从。可以说,欧洲是绑在了为美国冲锋陷阵的战车上,俄乌冲突后欧洲在安全领域对美国形成深度依赖,而这种依赖也早已延伸到经济领域,让欧洲在中美博弈中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荷兰 *** 突然冻结安世半导体的中方控制权的背后,就有美国的影子。路透 . 社 14 日报道称,荷兰法院当天公布的一项裁决文件显示,随着美国不断升级施压,荷兰 *** 强制接管了中资企业。文件中称:美方曾不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 CEO 张学政,以确保该公司不被美国列入 " 实体清单 "。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15 日得意宣布,印度总理莫迪已向其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几乎同一时间,英国制裁俄罗斯时顺手 " 拉上 " 了中国能源企业,就像是在给美国递上的投名状," 看吧,我也在努力。" 其实欧洲心里门儿清,与美国打配合或许能取悦美国 " 爸爸 ",但这种交易注定是亏本的。
三是 " 既要又要 " 的矛盾心理。欧洲的困境让其陷入了又 " 要又要 " 的矛盾:既想彰显独立自主,又不得不依赖美国庇护;既想保住中欧贸易的巨大红利,又怕因 " 对华温和 " 被美国清算。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欧洲对华连连出招,但与此同时,中欧之间近期又密集互动。10 月 7 日至 12 日, *** 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意大利并召开中意 *** 委员会第 12 次联席会议、赴瑞士举行中瑞第四轮外长级战略对话。" 出招 " 是为应对本土产业的竞争焦虑," 互动 " 则是因无法割舍中国市场的巨大红利。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欧洲内部对华态度存在分歧,其中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方迅速反制,打就奉陪到底
面对欧洲的突然行动,中国并没有选择沉默。在荷兰 *** 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后,中方马上宣布反制措施,直接从芯片出口下手,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业内人士称这是一次非常有针对性的反击,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很多关键产品依赖的是中国工厂的产能。
针对英国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名单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今天(16 日)回应:中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林剑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中俄企业之间的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而针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批评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呼吁美国盟友共同努力实现 " 去中国化 " 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还是那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任何想靠 " 实力威慑 " 让中国妥协的想法,最终都会被证明是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