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晚年多次到访沪上高校:聪明和努力重要,最重要的是走上正确的道路

音符科技网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即便在晚年,杨振宁也常做客沪上高校,与师生畅谈科学、治学之道等等。

另据华东师大消息,此前,杨振宁曾于1985年访问华东师大并受聘为荣誉教授。2018年10月16日是华东师范大学67周年校庆日,杨振宁再次做客华东师大,并为校庆送上特别的祝福。在“大师讲堂”,杨振宁现场忆及当时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先生对他的本科论文给予的指点和引导,称这是他之一次接触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而对称性研究也最终成为他的两项重要成就之一。

2018年10月17日,杨振宁看望正在住院的张奠宙。华东师范大学 图

2018年10月17日,杨振宁还特地去看望了一位老朋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奠宙,彼时张奠宙正在住院。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会面,两个月后,张奠宙与世长辞。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曾首次出版《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至今保存着厚厚一叠珍贵书信,是1996-1998年间杨振宁、杨振宁秘书黄美芳与张奠宙、责任编辑陈长华的百余封往来书信传真,它们记录和见证了《杨振宁文集》整个出版过程。2021年在杨振宁百岁华诞之际,华东师大推出了增订版《杨振宁文集》和《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为杨振宁“庆生”。

《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 华东师范大学 图

2008年5月19日,杨振宁做客同济讲坛,讲述了他与李政道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出成果——“宇称不守恒”诞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为这一理论提供验证的吴健雄教授的重要实验。在长达80分钟的讲演中,杨振宁一直面带微笑,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讲演之后,他还回答了同学的提问,就中美教育特点、中国大学教育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济大学 图

“当时,宇称守恒定律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说‘宇称不守恒’是绝对不可思议的。”杨振宁回忆道,他和李政道的这篇论文在1956年发表之后,包括费曼在内的大理论物理学家都不相信。如何为他们提出的这一新理论提供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成为关键。杨振宁说,当时大部分物理学家都认为这些实验不值得去做,而“吴健雄独具慧眼”。两次实验,均成功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从此,三位中国物理学家的名字,举世皆知。

谈到这一理论后来的发展,杨振宁说,对每一个领域如何不守恒的具体情形,现已十分清楚,但对于为什么不守恒,至今还是一道难题。他对同学们说:“如果在座的你们能够在未来的20年内解决,那将是对21世纪科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曾于20世纪50年代初任教同济理学院。当日讲座的最后,时任同济大学校长裴钢将一本杨武之教授在同济工作生活档案资料复制件的纪念册,赠送给了杨振宁,杨振宁十分惊喜地说:“这个礼物很珍贵,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礼物!”

此外,杨振宁曾于2005年做客上海交通大学第9期励志讲坛,讲述“我的生平”。而在更早以前的1995年,杨振宁也在上海交大展开了一场关于治学之道的演讲。杨振宁说,他接触过许多学生,都很聪明,但后来的兴趣、发展方向、成就,很不一样,这里很重要的是价值观。此外,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e”(品味)。“就像做文学一样,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风格。我在西南联大七年,对我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对整个物理学的判断,已有我的‘taste’。”

上海交通大学 图

站在上世纪最后的5年,他把眼光望向了下一个世纪的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21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继续要有很大的发展。这里,除了研究工作外,很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介绍给年轻人,以及大众。这需要教育,也需要科学技术普及。科普,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因为一个做传播媒介的人,不可能完全专业于一门科学,但他又必须了解各门科学。我不知道,中国的大学,有没有特别设立专门训练报道科技知识的新闻记者的专业。如果没有的话,应该尽快办起来。”

杨振宁与复旦大学也有不少渊源。

1984年12月19日,复旦大学举行授予杨振宁名誉博士学位仪式,大会由复旦大学校长兼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谢希德主持。

复旦大学举行授予杨振宁(左二)名誉博士学位仪式现场。复旦大学 图

受聘仪式上,杨振宁为复旦大学近300名师生作了题为《读书研究40年》的报告。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曾担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

杨振宁与谷超豪的携手,形成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一次重要跨界。1974年,杨振宁在研究规范场理论时,急需一位数学家的参与和帮助。此前,他已经在国外找了几位数学家,但杨振宁不懂数学家抽象的数学语言,数学家也不理解物理语言,研究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同一年,杨振宁回上海探亲,向复旦大学数学系发出了合作邀请。复旦大学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由数学、物理两方面教师组成的交流小组,由微分几何学科领军人物之一的谷超豪担任负责人。此后,杨振宁与谷超豪等人开展规范场理论研究,创下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一次跨界合作的佳话。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好评中国|不忘百万三峡移民,用奉献托举时代丰碑
  • 博世舒适科技关宇:这个世界最大的趋势就是智能和绿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就是未来
  • 新一任党主席呼之欲出,郑丽文稳定领先郝龙斌,朱立伦表达恭喜
  • 生态环境部出席二十国集团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 三大影后聚首,撕得这么难看
  • 杨振宁今日辞世,这位“老海归”开拓了报国的定义
  • 官方辟谣:“山西突发3.9级地震,街面一片狼藉!”与事实不符
  •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在沪齐聚,发布“重走行知路”地图
  • 科学家中的科学家,杨振宁影响了什么
  • 从币圈走向华尔街,“预测市场”主流化?
  •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 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提名新任代理总统
  • 优儿托育苏德中:未来三五年育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AI应用场景
  • 杭州飞韩国一航班因锂电池自燃备降,亲历者:客舱都是烟,行李架被熏黑
  • 一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态突围”
  • 立短谋长擘画光明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五
  • AI智能体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 韩国四大集团CEO同赴海湖庄园,特朗普再设鸿门宴?
  • 这一次以足球之名造访上海,波尔和樊振东火锅话友情
  • 特朗普改口了
  • 我的铁路风景丨那张旧时车票
  • 对话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朱立伦恭喜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 男生刺死同班女生,作案前搜索“14岁杀人责任”
  • 辽宁一幼儿园被指15天虐童上千次,4名老师被拘留,家长称孩子已精神障碍!当地回应
  • 巴基斯坦空袭阿富汗致17死16伤!阿富汗:为维护谈判,部队已被指示不采取新行动
  • 中诚信毛赛:AI可能是这代年轻人最大的一波机会
  • 杨振宁逝世!一位“正常的天才”走了!
  • 汪诘:诺奖以他为荣,纪念杨振宁先生
  • 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开幕
  • 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 必维集团张莉莉: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体检单”,推动绿色转型需战略协同与全球视野
  • 海南离岛免税升级版来了!国货进店、离境也能买
  • 深度|强生近百亿美元资产拆分背后,骨科行业迎来新巨头
  • 杨振宁科学成就有多高?比肩牛顿爱因斯坦,奠定现代物理学多个理论基石
  • 宣伟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吴忠华:从客户需求出发推动创新,绿色产品的占比自然会越来越大
  • 孟加拉国一机场货运部起火,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石油市场的真相?大摩:OPEC增产有名无实、闲置产能更低、真实需求更强劲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