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间,(600673.SH)发布公告,拟与母公司深圳东阳光实业共同斥资75亿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易架构,最终以280亿元人民币的总价,从贝恩资本手中全资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
这笔交易不仅刷新了中国IDC行业的并购金额纪录,更是一起传统制造业巨头向数字新基建领域“跨界”的重要事件。在AI产业日益火爆、国家大力推动算力发展的大背景下,东阳光此次豪掷千金,究竟是一场跟风之举,还是未雨绸缪的深远布局?
东阳光:
算电协同、液冷业务整合
作为主要出资方,东阳光在公告中解释了为什么要收购秦淮数据。公告表示:东阳光本次增资参股标的公司,为响应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东阳光主要基于对数据中心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战略研判与价值认同,同时亦是公司拓展业务边界、培育新增长曲线的关键举措。
在业务层面,东阳光提出公司有四大业务领域与数据中心业务紧密相关。
首先就是东阳光可依托广东韶关、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北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储备与产业布局,发挥电价和区位优势,为数据中心业务提供低成本绿电。其次东阳光有氟化冷却液、冷板组件等液冷技术和业务,可以构建“液冷材料-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解决方案。此外,东阳光的超级电容、积层箔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业务可以切入AI服务器领域,协同发展。
最后,东阳光提出,其旗下具身智能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业务可为东阳光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设计、建造和运营服务,通过部署液冷机柜与智能配电系统,满足机器人算法训练对高密度算力的弹性需求,加速机器人算法迭代与场景落地,助力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
到底谁买了秦淮数据?
与常见的直接收购不同,本次交易设计了一套精巧而复杂的多层架构,旨在实现资金的高效募集、风险隔离以及未来资本运作的灵活性。此次涉及的资金方和买方主体如下:
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阳光): 上市公司,本次出资35亿元。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东阳光实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本次出资40亿元。
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东数一号): 直接获得东阳光与深圳东阳光实业75亿元增资的平台。
上海东创未来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东创未来): 由“东数一号”100%持股。
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东数三号): 由“东创未来”100%持股,是本次收购的最终执行主体。
整个交易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层层递进,最终汇入目标资产:

被收购的秦淮数据中国业务也不“简单”,共由8家公司实体,四个卖家构成:

根据公告披露的专项审计报告,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近一年的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为万元人民币):

这起280亿元的交易,无疑将对中国IDC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预示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也标志着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正成为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巨头争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大幕已经拉开,数据中心企业既有的经验、技术护城河,在智算时代是否一如既往的固若金汤?传统巨头的加入是否会带来更多的产业创新?这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未来,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未来。
| 文章来源:中国IDC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