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可曾有这般高温?

音符科技网

时间已经来到十月中旬,这是往年江南早已入秋的时节。然而,今年江南却迟迟未能由夏入秋。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10月11日当天的上海徐家汇站更高气温达到33.2℃,打破了该站建立以来10月中旬更高气温纪录。同日,杭州更是出现了历史以来首个10月中旬的高温日。杭州今年的高温日天数更是有可能会突破70天,创历史新高。据报道今年浙江丽水云和,高温日数已经达到91天,居省内高温榜首。

(图侵删)

面对极端罕见的江南地区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我们不禁会想中国历史上是否也曾出现过类似现象。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当前高温日的认识,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暖。

历史上的最晚高温日年份

中国历史文献浩如烟海,这些文字记载成为今天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宝贵资料。我们查阅由张德二先生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搜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气象记录,从中寻找历史上类似的极端高温天气现象,并复原高温日的发生日期。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记载天气信息的历史文献极为丰富,但详细程度远不如当代。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尽量获取天气信息,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包括浙江在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晚高温日出现的时间。另外,古人对天气现象的记载有“记异不记常”的特点,能够被保存下来的记录一定有它的极端特异之处,因此,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可用的信息。

嘉庆《上海县志》中记载,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的上海,“九月八日,暑如盛夏,雷震;九日,寒如严冬,雷震达旦”。查阅可知当日为公历的10月17日,那天的上海被描述成如盛夏一般的暑热,温度应该至少在30℃。只不过当日便发生了雷暴现象,转天温度骤降,可谓一夜入冬。这种秋季打雷不是没有,只是少见。这说明当时冷暖空气发生了对垒,引起空气上下强烈对流,结束之后冷空气占据了上海上空,从而温度顿降。

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的南昌,据乾隆《南昌县志》载“秋九月,自重阳后酷热,下旬尤甚,二十九之午暍不可言,是夜无风自寒。明日,鱼浮蔽江,尽冻僵者。”当年的重阳节是公历的10月4日,下旬即10月10日开始,二十九日为10月24日。从这条记载中可以看出当年南昌也是到公历的10月中下旬才摆脱酷热,也是一夜之间气温急速下降。同治《都昌县志》中也有一条记录“九月二十九日,暴寒,湖鱼多被冻僵”,这可为南昌的记录提供了一条佐证。

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浙江萧山县,“八月朔至七日,热过中伏,初八微雨,次日复炎曦如暑,直至二十三日后始渐凉”(民国《萧山县志稿》)。那年的八月初一是公历9月10日,那么二十三日便是公历的10月3日。同年的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也有记载称“白露后大热,至八月初旬如酷暑”(同治《两淮通州金沙场志》)。这说明当年公历的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江浙两地均有如夏季般的酷暑天气。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的上海,据同治《上海县志》、光绪《松江府续志》和光绪《娄县续志》等地方志记载“中秋后,热如夏”。当年中秋是公历的9月13日,由此可知当时至少在9月的中旬上海地区存在高温的天气。至于说何时结束并未有明确记载,可能是中秋之后的高温持续时间不长,天气不算极端便没有再记录。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实在不够详尽,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看出一些内容。首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日最晚有延续至10月17日乃至24日者,但因为是定性的描述,是否达到35℃的高温标准不好轻易判断。其次,最晚高温日之前是否存在连续高温也不能轻易判定,高温的总日数无法明确统计。再次,因为有“记异不记常”的记载特点,类似的最晚高温日被漏记的可能性不高,这意味着10月份出现如夏日般的酷热天气在历史上也非常极端罕见。

最晚高温日年份的气候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平均状态和距平的变动,也包括突发性强、发生概率低的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对于现代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研究分析非常全面,但对于历史上的过去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的分析,因资料记载的局限性并不够多。如果我们可以对历史上长时段内曾经出现过的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加以分析,无疑会增加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

历史上的这几例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晚高温日出现年份的自然背景分析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类极端天气现象。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认为今年杭州的“热度”至今不减的原因之一是拉尼娜对夏季大气环流的滞后影响。与今年相似的2022年长江中下游的极端高温现象背后同样也有拉尼娜现象的作用。那么,历史上的这几次类似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背景怎么样呢?

查阅由科学家整理的公元1525年以来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即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大气环流异常现象的年表,来看历史上这几次极端高温天气事件发生时的海温状态。1569年和1628年均是非ENSO年,1798年是程度最弱的ENSO年份,而最晚高温日没有那么极端的1856年是中等强度的ENSO年。而且,四个年份的前一年均不是ENSO年。因为该天气现象的极端罕见性,让我们的分析样本年数很少,但从仅有的几个年份来看,江南此类极端天气现象在非ENSO年的确发生概率更高。这与现代专家的认识有一致之处。

历史上的这几例极端高温天气现象当年的旱涝分布情况又如何呢?查阅由杨煜达主编的《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156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均发生了极端洪涝事件。当年农历六月、闰六月、七月(6月14日—9月10日)今河北、河南大部和山东西部有强降水,区域整体偏涝。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江浙一带夏季强降水也造成了灾害。1628年和1798年并未发生区域性的极端旱涝事件。1856年则发生了长江中下游的极端干旱事件。如此看来,历史上这几次极端高温天气现象与当年的中国东部地区的区域旱涝格局各不相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从整体来看,1568年的气候状态与今年最为相似。

全球变暖的典型表现

今年因副热带高压过于强势而导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不退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的典型表现。

尽管从历史气候的角度找寻到了历史上曾有过的类似极端高温天气现象,但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类似现象并不能意味着当前的极端高温天气不值得重视,也并不能够说当前的极端高温天气现象不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所致。历史上的类似现象一定是自然现象所致,但并不能由此推出现代的现象也仅仅是自然现象的结果。

其实,翻阅史书从中国历史中找寻类似的极端高温天气现象正好说明了现代的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了。从16世纪以来的数百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类似的极端高温天气现象也只有四例。对比之下,我们看看最近几年的情况。以浙江为例,2022年最晚一条高温预警出现在10月4日,打破了2017年9月27日最晚高温预警纪录,是浙江首次在10月份出现的高温预警。其中杭州在2000年以后,高温日数超50天的年份有5次,分别是2003年50天、2013年53天、2022年59天、2024年61天,今年极有可能突破70天。高温日数的不断攀升,最晚高温日的延后均意味着极端高温天气现象的日益频发和程度愈加强烈,而这正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数百年的尺度,会对现代极端高温天气现象有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判断。

面对全球变暖下的高温热浪警示,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坚持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行动。坚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并将之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的培育和应用,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节能环保清洁的社会体系。

从个体层面来看,树立低碳意识,培养绿色低碳生活习惯,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免受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不该属于这个季节的“酷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长城基金张棪:“固收+”配置价值凸显
  • 罕见!昔日政敌希拉里高度赞扬特朗普:我真心的
  • 日本政坛地震埋葬“高市交易”?
  • 明年起,广东省内夫妻可互查名下房产、车辆
  • 中国稀土迎来涅槃时刻!
  • 维权有新路径:除12315外的正规投诉渠道
  • 数典忘祖、穷兵黩武……敢做不敢当的赖清德,没出息
  •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一等功获得者徐家钦逝世,享年80岁
  • 华虹公司“20cm”涨停,成交额超70亿元
  • 当货币基金收益率“破1”,怎么办?
  • 复旦开出科学减脂课,教练把国家队训练方法带到课堂
  • 百年《沃采克》,海上迎“破壁”
  • 有色金属“热浪”翻滚!有色龙头ETF逆市涨超2.8%,近3日吸金2.58亿元!北方稀土、西部黄金等4股涨停
  • 自主可控逻辑崛起,国防军工ETF(512810)持续溢价交易!长城军工、奥普光电封死涨停板!
  • 美政府“停摆”持续,美疾控中心数百雇员一度遭错误解雇
  • 供应扰动叠加需求预期,甲醇大幅上涨
  • 黑猫大数据中心发布《黑猫投诉2025年Q3旅游演出行业投诉数据报告》
  • 企业投诉怕走弯路?按“场景”选对渠道很关键
  • 杨德龙: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不得人心 不会改变本轮牛市大趋势
  • 三一重工通过上市聆讯:上半年营收445亿净利52亿 刚派发红利26亿
  • 黄金概念逆势拉升 晓程科技涨近10%
  • 紫金黄金国际暴涨,两家公募基金赚翻!
  • 中光学:利达光电中标头部企业智能大灯光学元件项目
  • 铜业股高位回踩 江西铜业股份(00358)跌5.38% 高盛指铜价短期上行空间受限于供过于求
  • 滴普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很快香港上市 | 18C章特专科技公司
  • 剑桥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很快香港上市
  • A股银行股午后震荡走强,板块或迎补涨机会
  • 高盛:腾讯估值不算苛刻,仍是中国最具确定性的AI应用受益股
  • 乌克兰多个地区实施紧急断电举措
  • 永辉超市:今年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60个 到2029年增至500个
  • 教你几种最方便的投诉方式,让企业客服不再“已读不回”
  • 有色板块逆转翻红 现货金银价格创新高
  • 六氟磷酸锂价格加速上涨 板块整体走强
  • 陆正耀及神州优车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409万余元
  • 北方稀土触及涨停,成交额超200亿元
  • 有色金属板块持续回升,豫光金铅、广晟有色涨停
  • 明年起,广东省内夫妻可以互查名下房产、车辆
  • 首批获释以色列被扣押者返回以色列
  • 我要投诉,该去哪里?一文教你找到最靠谱的维权通道
  • 司法部曝光一地设罚款指标,罚没收入遭严监管出现下滑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