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出席并发表演讲。

马骏在演讲中指出,未来几年转型融资业务或呈100%年增长,银行需抓住这一机遇,同时他给出7条具体建议,并强调银行编制转型规划的重要性。
马骏表示,未来可持续领域更大的融资缺口在转型金融,但转型融资难度远大于纯绿融资,“识别客户更难,帮助客户做转型规划要出辅导,识别技术路径也不是银行一般员工都懂的。”不过他明确,“未来几年转型融资的业务每年有100%的增长,绿色金融过去增长很快,都是30%,未来可能会慢下来,因为纯绿的很多活动该融资的已经融资了。”
针对银行如何参与转型金融,马骏提出7条建议:一是当地无转型目录则自行制定,有则用 *** 目录,建立转型客户和项目准入流程;二是有效识别潜在转型客户;三是辅导转型客户明确转型技术路径与预估收益;四是辅导转型客户开展碳核算和编制转型规划;五是为客户争取政策激励,降低融资成本;六是开发适合客户的转型金融产品,如可持续挂钩贷款、项目类融资、中小企业碳效贷、供应链融资等;七是编制银行自身转型规划,指导中长期转型金融布局。
马骏特别强调银行编制转型规划的必要性,目前国际上多家大银行已完成编制,中国仅湖州银行(由其研究院参与辅导)一家银行编制完成,部分大行湖州分行正推进中。他列出4个理由:之一,国家有碳中和目标,2035年前设定7%-10%碳总量下降的自主贡献目标,有责任的银行应编制规划助力落实;第二,管理高碳资产风险敞口,规避转型风险;第三,主动识别转型客户或被投企业;第四,规划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与能力建设,包括人员、资本、科技能力配置。
“银行转型规划核心是计量投融资带来的碳排放,即范围三碳排放,要为高碳企业每个行业设定10年内减碳强度降低目标。”马骏以渣打银行、DBS、安联投资为例,指出规划落实需做好三件事:为客户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逐步退出不可降碳高碳客户、增加纯绿客户敞口,从而实现范围三减排目标。
以下为发言全文:
感谢新浪的邀请让我参加这次可持续金融发展论坛,我重点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和目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瓶颈和未来应该怎么做。
转型规划什么意思呢?你作为一个企业主体拿到转型融资必须有转型规划,作为银行要做好转型金融必须有转型规划,这两个是互联关联的概念。
作为高碳企业不转型很快就死掉了,高碳企业的估值包括煤炭领域的,石油领域、水泥等等减值幅度会达到30%-80%。
欧盟做的测算,他说不努力减排的,不转型的钢铁公司估值可能会下降60%。
转型不力的水泥公司盈利可能下降70%,因为盈利下降PE也会下去,这个是不转型带来的风险,对企业的风险,对金融机构也有风险,因为金融机构有大量的高产资产,如果企业不转型手里面就有大堆的坏账。
中国5年前就开始做了转型风险的研究,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之一个是新能源会替代煤电,所以煤电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第二个新能源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过去10年下降90%,以后还会下降很多,煤电的价格也会下降,之一卖不出去了,第二卖的价格越来越低。
碳价可能会上升5倍,10倍,此外煤电企业全部都是碳市场里面的企业,以后要花钱买会员,而且价格会越来越高,所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盈利大幅度下降,导致融资成本会上升。
匈牙利的央行整个银行体系都做了,这样的话以后给煤电公司的贷款利率更高。
2度情景下,需求下降,价格竞争家居,融资成本上升会时中国样本煤电企业的违约率从2020年的3%上升到2030年的22%,结论必须要转型,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企业的发展要转型,为了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要转型,为了保护就业要转型,不转型这些公司倒闭要裁掉很多人。
绿色金融是基于一张目录的金融服务,10年以前我牵头搞了之一个目录,里面35项,光伏、生物质、垃圾处理等等,后来更新了几次,现在更新了250多项了,根据绿色目录符合目录的项目获得的融资我们叫绿色的融资,但是这些250项基本是纯绿的或者是接近纯绿的项目,投下去的钱产生的碳排放污染非常非常少,这类项目获得的融资,给他提供的金融服务叫“绿色金融”,但是还有大量的经济活动不在250项里面。比如说钢铁公司,水泥公司,煤电公司,有色,造纸,化工,航运航空,他们干的很多事情不在250项里面,如果要减碳,要做一些减排的工作,也在目录里面做不到,无法从绿色金融的领域当中获得碳中和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在转型领域当中创造另外一个是转型目录支持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
转型金融潜在的需求到底多大呢?在中国我们的绿色经济活动大概占到全国的GDP的15%,给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是绿色金融,但是还有85%的非绿的经济活动,也不是每一个非绿的企业都能存活下去,一定有足够的意愿,足够的技术支撑进行转型,我就分量程块,我说黄色的是可转型的非绿活动,另外一块是不可转型的非绿活动。
因此潜在的来讲转型金融对融资服务的需求量可能要比纯绿的金融来的更大。
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创新了,过去3-4年有很多的产品,可持续挂钩的贷款,债券,中国也有,人民银行正在编,其实编了4各行业的转型目录,包括煤电、钢铁、水泥、农业,已经在各个地方试用,现在有20个地方,包括省市都出了自己的转型目录,上海也出了一个转型目录,在某一些地方,像湖州已经基本建成了转型金融的体系框架,有激励机制、碳账户,转型规划等等服务,让转型金融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当然有一些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转型金融业务试点,也建立一些流程,不过还有很多的银行刚刚起步。
面临什么问题?有五大问题:
1,缺乏权威的规范的对转型活动的界定标准,在中国也是一个情况,央行有几个实验室的目录,地方有20几条目录,还有更多的地方在做目录,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目录,其他国家说白了更落后了,很少国家有转型目录的,咱们中国走在前面。
2,转型的主体到底什么样的主体,什么样的企业是靠谱的转型主体,银行应该给准入,应该给他提供转型的融资,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对主体的转型活动的披露要求,这个披露什么东西呢?就披露转型计划,转型规划就是这个意思,到底怎么编要有一套规范。
3,工具单一,有贷款、债券也有项目类的贷款,但是股权类的保险类的都没有进入视野。
4,政策激励没有到位,那些要转型融资的企业说给我一点便宜的资金,但是没有,或者是很少地方能够给到比普通的贷款更便宜的资金支持转型。
5,“公正”转型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转型的项目在过程当中会裁员,煤炭这个领域当中咱们中国最典型的是山西,整个省60%的GDP跟煤炭相关,如果煤炭以后没有了在碳中和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就业去哪?因此也必须要关注到社会稳定的问题。
在2022年,当年我代表中国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工作主席,那一年编了《G20转型金融框架》,现在央行的转型目录都是根据这套框架进行编制的,这个框架当中提出5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以后就有转型金融体系了:
1,明确转型界定标准。
2,披露要求。
3,多样化的金融工具。
4,激励机制让钱变的更容易。
5,转型过程当中保证就业等等社会公正性。
在中国实践的过程当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好的案例,这个是《湖州市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2023年版)》,9个行业106项活动都有描述,有点像绿色目录一样。
重庆有6个行业125项转型活动,上海有6个行业200余项,这个是花了很大的力气跟上海一起弄的。河北省的特色是钢铁,整了一套转型目录,其中把钢铁做的非常细,以后就成为国家级的转型目录在钢铁领域当中重要的参考。
转型金融当中面临很大的瓶颈是每个企业必须要有碳和算,你要告诉银行现在碳排放多少,以后准备降到什么程度,如果今天的它排放都不知道这个转型金融没有办法做。
湖州也做了创新,他把规上企业的碳和算 *** 包,全部算完一分钱不要,把算好的数字交给银行,大大降低了每家企业必须找第三方做碳和算的成本。
还有一个瓶颈是很多企业想转型,但是不知道怎么编制转型规划,看上去很复杂,每章里面有技术路径,碳排放的测算,目标设定等等,我的研究院协助湖州市做了一个模板,把转型规划长什么样贴在模板里面变成一个产品,每家企业抄就行了,大大降低了企业编制转型方案的成本。这是8章的结构,在其他地方的没有转型方案可以抄一下。
转型的要点:
1,转型目标,比如说4年之内把碳强度降低10%,中长期也是此后的8年降低15%,这两个是目标设定的要素。
2,技术手段。
3,融资计划。
每个转型规划当中都有三大要点展开是好几十页的要点,尤其是银行怎么样抓住转型融资的需求将要爆发式增长的机遇,未来几年转型融资的业务每年有100%的增长,绿色金融过去增长很快,都是30%,过去可能会慢过来,因为纯绿的很多活动该融资的已经融资了,未来更大的缺口在可持续领域当中就是转型金融,你要抓住这个机遇,但是不是很容易,因为转型融资难度比纯绿的融资难很多,一个是识别客户要难,第二个帮助客户做转型规划也得出辅导,识别技术路径也不是银行一般的员工都懂的。
我建议7条:
1,如果你在的当地没有转型目录的话,那你自己整一个转型目录,如果有的话就用 *** 的转型目录,建立转型客户和项目的准入流程。
2,有效识别潜在转型客户。
3,辅导转型客户明确转型的技术路径与预估收益。
4,辅导转型客户开展碳核算和编制转型规划。
5,为客户争取政策激励,降低融资成本。
6,开发适合客户的转型金融产品,可以是可持续挂钩的贷款,项目类融资,也可以对中小企业的碳效贷,供应链融资等等。
7,编制银行的转型规划,指导中长期转型金融的布局。
最后我就讲几句作为银行怎么自己编制转型规划,国际上有一些大银行都编了,中国只有一家银行编了,湖州银行,这个也是我们参与辅导的一家编成的转型规划的银行,在湖州好几个大行的分行都在编的过程当中。
为什么要编呢?四个理由:
一,国家有碳中和目标,短期内2035年我们设了NDC,我们自主贡献在2035年之前设定7%-10%的碳总量的下降,这个目标要翻译到每一个省每个市每家大的企业,所以企业本身在落实国家碳中和目标过程当中就应该做规划,作为银行如果说有责任的银行,帮助国家落实碳中和的目标也应该编制规划,你自己减排的规划。
二,管理高碳资产风险敞口,规避转型风险。
三,主动识别转型客户或被投企业。
四,规划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保证实现目标,你人员的配置,资本的配置,科技能力的配置都会有效的进行一些安排。
渣打银行做的转型规划(PPT图),我讲的转型规划既包括你的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的转型,那个是很小的,就是你的房子,员工出行占整个碳排放的2%,但是主要指投融资带来的碳排放,你给钢铁公司提供贷款,他的碳排放一部分就是你的范围三,就是你的贷款占到他全部投资的比重,这个范围三要计量清楚,高碳企业中每个行业10年之内减碳强度降低多少设定下来,这两项工作就是一家银行转型规划的核心。
DBS也是做了转型规划案例,欧洲的Allianz安联投资也做了转型规划,规划做完以后要干三件事情落实:
1,为客户(被投企业)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推动高碳客户减碳。
2,对不可降碳高碳的客户慢慢退出。
3,对纯绿的客户增加敞口,这样才能实现范围三减排的银行的目标。
这个是我们帮助湖州银行已经做的一个转型的规划,这个是在今年7月份正式发布的,这个是规划当中的一些行业的转型路径的细节,和如何通过规划服务客户的具体的安排,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